#新聞評析
新政府上任後,「五加二」產業喊得震天價響,所謂的「五加二」產業,包括了亞洲矽谷、生技醫療、綠能科技、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,再加上新農業及循環經濟兩大主軸。
相對於實際產業政策,民眾對於過去討論較少的循環經濟議題相對陌生,其實2000年後,由於新興市場中產階級需求激增,推升大宗商品價格飛升,先進國家即開始尋求經濟成長與原物料價格脫鉤之道,加上環境保育及永續發展意識抬頭,使全球企業由過去資源單向式消耗的模式,加速邁向循環經濟式創新。
例如德國制定循環經濟和廢棄物處置法、日本訂定促進循環型社會基本法、中國大陸提出循環經濟促進法等,越來越多國家在其法令中納入了循環經濟的內容。
知名顧問公司Accenture公司,將循環經濟歸納為五種商業模式。其中「循環資源供應」與「資源回收再造」模式主要由製造端驅動;「商品生命延伸」、「共享平台」、「商品即服務」模式則由商業端驅動。
麥肯錫顧問公司則預測,循環經濟將在5年內創造5億美元的收益、10萬個新工作,並避免1億噸的材料浪費,可讓全球每年省下1兆美元材料成本,創造超過100萬的就業機會。
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建彬指出,台灣在共享循環經濟浪潮中的角色與機會,應有下列三點發展,其一,推動社會企業+服務模式,創造循環經濟商機;其次,以商業服務+製造設計,驅動循環經濟豐厚資本;第三,以CE100+立法為核心,共創循環經濟美好未來。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60819000143-260202